欢迎光临我们的官方网站!
秘书长的三个“法宝”
——访晋安区鼓山镇老体协秘书长林银
10月25日,鼓山镇鼓二村的礼堂里,传出阵阵锣鼓声、乐曲声。这里聚集了来自周边村、社区及居民小区的10支老年人文体队伍。他们在这里举行庆祝盛天民间鼓队成立10周年联欢会,同时也共同欢度老人节。
这是一个毫无官方背景的联欢会,可是在演出现场,我们却看见鼓山镇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林银也在上上下下地奔忙。原来,今天镇老体协的康乐球队也到这里来助兴。林银告诉我说,盛天民间鼓队是10年前鼓山镇盛天现代城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以民间大鼓为主要活动的队伍,当时就10几个人,经过10年的发展,虽然仍然以鼓队为名称,却已经发展成涵盖体育、文艺舞蹈等各个领域,拥有数十人的一支老年文体队伍。在鼓山镇,这样的老年文体队伍还有很多,而这样以各种名义举办的联欢展示活动也是经常举行。而他——鼓山镇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自然也常常要光临现场,因为这些队伍就是他的服务对象和老体骨干。他说,开展老年人体育的目的,就是让老年人身心愉悦,身体健康,而身心愉悦更为重要。如果光靠老体协组织活动,根本满足不了老年人们的需求。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近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扶持民间老体队伍上。现在,只要有一支队伍提出一个由头(就如这次的10周年庆),就会有很多响应者,他们自带音响道具,自己化妆,还凑份子会餐。林银说,这样的展示,才是真正群众性的。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鼓山镇的展示活动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全鼓山镇共有23个村18个社区,镇里开展展示活动的时候,个个都争先参加,由于时间关系,无法每个村、社区都参加,没有选上的还很有意见呢。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上级老体协的什么任务完不成呢?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来,鼓山镇老体协工作总是走在晋安区的前头,有什么任务,交给鼓山镇,领导也十分放心。扶植众多的基层队伍,这是林银做好老体协工作的一个法宝。
他的另一个法宝是文体结合。也许是镇领导认为体育与文化本是一家,也许是林银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早在镇老体协成立初期,林银就成为秘书长的不二人选,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他也还真的充分利用了自己本职工作的优势,把老年体育工作搞得风生水起。20多年前的鼓山镇还是一个纯粹的农村,改革开放以后,曾经被作为“封资修”而被废除的跑旱船、打钱剑、舞龙灯等农村传统文艺形式开始复苏。由于“文革”的断代,掌握这些技艺的人多已进入中老年。于是,林银借着这股东风,发动起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在向年轻人传帮带传承技艺的同时,也拉起了一支支老年体育队伍。在发展传统项目的同时,他又因势利导,通过开办辅导班、培训班,引进了门球、太极拳等老年体育项目,老年体育运动在鼓山镇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林银把自己的两个身份——文化站站长和老体协秘书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文化、体育两不误,齐头并进。他的老年体育队伍中从来不乏文艺因素。腰鼓、秧歌不用说,这已经是公认的老年体育项目,林银又多走了一步,他把闽剧演唱、十番等福州民间文艺形式,也纳入了老年体育的范畴。他自己也参加了十番队。在镇综合文化中心,他举办闽剧、十番培训班,组织老年人闽剧演唱会,把十番、闽剧都作为老体展示的一个项目。他的想法是,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很受老年人的欢迎,可以用它们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加入到老年体育的队伍中来。他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动起来,就有益于健康,形式并不重要。文体结合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资源共享,也是贯彻市老体协提出的老年体育活动要“跳出体育圈,不离体育线”的精神。鼓山镇的综合文化中心也成为了老体协的活动阵地。那一年,区老体协要举办益智麻将比赛,需要同时摆放32张麻将桌,林银主动请缨,承办了这场比赛,此后,这个场地成为历年区麻将、棋类比赛的场所,而林银无端也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但他还是乐此不彼,因为能够为老年体育多做一些事,是他十分乐意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他做好老体工作的第三个法宝:爱老之心。凭着一颗爱老之心,他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尝试,也做了许多份内份外的事。改革开放以来,鼓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林银认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有两个心理值得注意,一是摆脱孤独的要求,所以愿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二是有着孩子一样的好胜心理,希望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工作中,林银总是尽量多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他支持村、社区老体协开展小型多样的展示活动,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配合相关部门,组织老体队伍参加演出和宣传,每年这样的活动都多达二、三十场,还不包括他自告奋勇揽下的区、市老体协的一些展示、演出活动。他还重视培训。为了推广太极拳剑,镇老体协曾经每天晚上在鼓山影剧院门口的广场上进行辅导,老年朋友可以随到随学。老年体育当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项目,何况近年来新加入老龄队伍的老年人更有其新潮的一面,所以街舞、广场舞、柔力球、康乐球等等新兴的体育项目都需要培训。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林银还揽了不少份外事。最突出的就是他主动与北峰山区的日溪乡结对子,帮助他们培训体育骨干,每年轮流在鼓山、日溪举办联欢活动,各自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娱体育项目,这项活动有力推动了日溪乡的老体工作,从而也推动了晋安区山区老体活动的开展。近年来,他还组织老年闽剧票友和由美国华侨组织的艺术中心合作,开展海外闽剧票友联欢活动,将活动录像送到美国华人社区播放,扩大影响;发掘鼓山镇特色的 “黄氏太极拳”,并组队参加了市里的创新项目展示。去年,镇老体协换届选举,他当选为常务副主席。他不无风趣地说,快要退休了,还升了“官”,看来,我是离不开老体协了。
明年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按他自己的话说:到那时候,我就是真正的老体协的一员了。